春节因素扰动年初数据,服务业就业再度下降,通胀压力上升,但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预期均明显改善;春节期间及节后生产好于往年,但消费修复仍然较慢,政策收紧或早于节前预期
服务业供求增速继续放缓,外需疲弱,就业形势恶化,通胀压力增加,但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不利季节即将过去、新品上市等因素提振企业信心,企业预期更加乐观
制造业供求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通胀压力持续增加,但疫情防控较好和秋冬时节即将结束等因素,带动企业预期明显改善
春节因素扰动年初数据,出口、就业承压,通胀压力上升,企业预期明显改善;春节期间及节后生产好于往年,但消费修复仍然较慢,政策收紧或早于节前预期
服务业供给与需求扩张速度均放缓,就业指数创近六个月新低,投入价格继续高企、收费价格相对稳健,经营预期指数降至近四个月最低
疫情反弹导致两大行业PMI回落幅度明显超出季节性,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就业再度承压,“就地过年”或使节后复工快于往年,但制约消费修复
疫情反弹导致制造业PMI回落幅度明显超出季节性,经济复苏动能减弱,财新中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重回收缩,“就地过年”或使节后复工快于往年,但制约消费修复
制造业复苏仍在持续,但供给与需求增速放缓,海外需求成为拖累项,就业指数在收缩区间小幅下降,购进和产出价格指数继续处于高位,企业家对经济复苏持续程度有所担忧
服务业需求、就业等均保持扩张,但增速放缓;成本持续上升推动服务业收费价格指数大幅上涨,企业对未来预期乐观
制造业、服务业PMI均高位回落,2021年政策不会骤然转向,但扩张力度边际减弱,需关注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对企业利润和就业的影响
制造业供需两侧继续向好,外需稳步提升,但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增加,抑制用工扩张;未来需关注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对宽松政策的退出设计尤为重要
生产、需求、预期等分项指数均高位回落,就业指数再度落入收缩区间,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2021年政策不会骤然转向,但扩张力度边际减弱
制造业、服务业强劲复苏,带动财新中国综合PMI创2010年3月以来最高,供需两端均明显回暖,服务业就业指数创十年来新高
制造业、服务业修复速度加快,推动财新综合PMI创2010年4月以来新高,复苏逐渐传导至就业端,但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犹存,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需要稳妥设计
生产、需求、原材料库存、就业等分项指数均创九年以上新高,复苏逐渐就业端传导,未来数月中国经济仍将延续修复态势,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犹存,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需要稳妥设计
制造业国内供需强劲复苏,外需改善幅度虽逊于内需,仍保持扩张;需求恢复带动企业增加用工,就业指数改善;预计疫情后经济复苏还将维持数月,宽松政策退出需稳妥设计
制造业和服务业复苏势头强劲,就业持续改善,但外需改善放缓,经济增长正在由政策驱动向内生增长转变
服务业供需持续加速复苏,就业连续三个月保持扩张,企业家对经济前景极为乐观;两大行业PMI上升,推动财新中国综合PMI升至近十年来最高
供需两旺,就业指数稳定在扩张区间,但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外需仍存变数,经济增长正在由政策驱动向内生增长转变
制造业供需两旺,海外疫情反复对外需有明显抑制,就业指数连续两月处于扩张区间,但企业对增加用工仍较谨慎;经济恢复大概率将持续数月,货币和财政政策常态化还需谨慎
制造业扩张放缓,拖累财新中国综合PMI降至54.5,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首次同步改善,但依然不容过分乐观
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创三年来最高,就业指数今年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三季度经济增速将继续攀升,年内宏观政策大概率维持现状
新出口订单指数创三年来最高,就业指数今年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三季度经济增速将继续攀升,未来出口、消费、制造业投资等内生动能变化值得关注
经济加速恢复,海外需求大幅走强,就业指数升入扩张区间,未来就业改善仍依赖于经济景气度更长期的恢复以及更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制造业扩张加速,带动8月财新中国综合PMI升至55.1;制造业和服务业从疫情中迅速恢复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主基调